第一章概要
智慧校园就是以物联网为依托,运用物联网技术将梯控、门禁、车辆出入控制、监控、定位、报警、巡更等各类传统校园系统、校园的物联系统和服务整合在一起,使管理者、用户和各种智慧系统形成各种形式的信息交互,以达到更加方便快捷的管理,同时给用户带来更加舒适的“数字化”、“智能化”的生活体验。
河南新交际智慧校园综合信息系统,是面向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慧化、人性化的综合应用系统集成平台。在这个平台上,不仅可以实现停车场、门禁、梯控、考勤、收费等智能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互动、统一决策管理,同时还可基于B/S架构的软件管理平台与各子系统的信息采集与交换、联动预案处理以及综合监视管理业务,构建以人、车、物、传感、安全的空间化、可视化、可决策化的动态信息资源库,实现智慧校园管理。
1.1 物联网是基础
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(RFID)、红外感应器、全球定位系统、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,按约定的协议,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,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,以实现对人员、车辆、物品的智能化识别、定位、跟踪、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。
1.2 RFID是核心
物联网核心技术是RFID技术,RFID在数据处理、安全认证等方面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:
1) 读写速度快、操作简便
由于读写器是非接触通讯,因此在几厘米甚至几十米范围内都可以对卡片操作,使用速度大大提高. 由于射频卡中有快速防冲突机制,因此对于卡片之间可能出现的数据干扰情况能有效防止,并且可同时辨识读取多个RFID标签,读写器一次可处理200张以上非接触式射频标签。
2) 形状多样化、体积小型化
在读取方面,RFID并不受尺寸大小及形状限制,因此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等不会影响数据读取的精确度. 此外,RFID标签的制造正向多样化和小型化发展,以适用于不同产品的需要。
3) 高可靠性和耐用性
射频卡与读写器之间无需机械接触的这一特点,避免了由于接触不良所造成的读写错误等情况的发生,即使在外部恶劣环境下,如卡上有灰尘、油污或黑暗等也不会影响对卡的读写。
4) 可复用性
由于射频卡的信息为电子数据,RFID标签则可以方便地更新其卷标内储存的数据,比如可对信息进行多次修改、删除、新增等操作。 因此,回收的标签可以重复使用。
5) 强穿透性
RFID标签被纸张、木材、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覆盖的情况下,具有较强穿透性,并能够进行无屏障通信。
6) 追踪定位性
系统可以对带有RFID卡的学生进行有效地理位置的追踪定位。
1.3系统设计技术原则1.3.1稳定性
1) 为了保证系统稳定性指标,在整个方案设计中均采用成熟,稳定,先进的技术来实现需求。系统中采用的2.45GHz+13.56MHz射频识别技术,
2) 定向天线区域控制和距离控制技术,数据传输技术,声光报警,视频联动等都是相对应用较多,比较成熟的技术。
1.3.2 实时性
要充分利用2.4G高速,大范围,大容量,抗冲突性能佳的特点来进行设计。
1.3.3 可扩展性
系统的需求在当前满足的情况下,还需要具有功能扩展的特性,这就要求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接口。
1.3.4 安全性
2.45GHz无线射频通讯及数据传输过程中均采用安全加密算法,保证了数据安全。
1.3.5 经济性
整个系统构成要有较高的性价比,尽量做到资源共享,较低的维护成本。
第二章智慧校园系统简介及需求分析
2.1 智慧校园系统简介
智慧校园系统由门禁管理系统、停车场管理系统(车牌识别)、消费管理系统(售饭机,餐饮机,消费机)、人员定位管理系统、巡更管理系统、通道管理组成的现代化智慧校园系统如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“六位一体”的设计理念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、节省了人力资源,而且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。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智慧校园系统中各部分的构成和作用。
2.1.1 停车场管理子系统简介
用于管理停车场停放与进出车辆的管理,保证场内车辆的安全和便于随时了解场内车辆的动态,做到准确、高效和动态管理、灵活、多功能动态的查询和安全、严格的保卫功能,同时可简化对临时停放车辆的管理程序。是由停车场控制平台、停车场控制器、车牌识别摄像机、地感线圈、电控自动车道拦闸、满位显示、值班室控制电脑组成。
2.1.2 门禁管理子系统简介
主要负责出入口控制,其主要结构为门禁控制平台、门禁控制器、读卡感应器、电控锁、开门按键、紧急按钮、闭门器等组成。
2.1.3 消费管理子系统简介
利用非接触式IC卡消费控制平台、消费显示终端与本收费系统相结合,配合卡进行自动收费和管理。前端消费点可实现4种金额输入模式:直接金额输入、菜单输入、份饭输入和第三方设备串口输入。所有卡记录及卡消费记录均实时存储在收费机的本地数据库内,同时消费记录实时上传到系统数据库。所有消费数据均可供消费系统管理中心结算汇总、消费者查询用。
2.1.4 远距离考勤管理子系统简介
远距离考勤系统涉及到射频识别技术、无线通信技术、嵌入式技术、网络通信技术、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。系统以传统的TCP/IP通讯网络作为主传输平台,通过在监控区域的关键位置安装无线识别基站、让监控对象配备相应的RFID电子标签来实现与系统的挂接;
2.1.5 其他子系统简介
例如智能电梯管理系统、巡更、水控、电控、信报箱系统等子系统;